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儿童是在正常学前教育机构中,游离于集体边缘、言行举止介于正常与异常边缘的特殊群体,很长时间他们的存在不被社会重视。近年来他们的存在才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种与之相关的康复治疗也随之出现,但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性场地设计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并不多见。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此研究已是非常普遍的:以游戏作为沟通的媒介,让孤独症儿童以“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伴随着游戏的过程,孤独症儿童的各项病患指数可以明显的得到缓解。本文从景观设计学综合的研究视角出发,并借鉴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儿童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两部分论证了游戏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可行性研究。第一个部分集中于孤独症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及游戏治疗对其康复的改善,并且借助对孤独症儿童行为的研究来判断他们的日常表现与特定需求,从而准确找到适合他们的康复方式。第二个部分则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的方式来对康复性场地设计进行研究,再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性游戏场地的设计进行全面的总结。通过大量中外案例的比对并且结合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与游戏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其它相关学科,进行系统的阐述。研究表明,模块式的游戏场地设计最能满足特殊人群的空间需求。因此,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可以兼顾治疗与游戏的模块式场地设计,同时结合了场地的各项要素展开设计,这种场地空间营造不仅可适应各种康复的分类需求,还突破了室内活动的局限,使孤独症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康复于游戏活动中,并最终达到最佳的康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