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体系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这两级政府构成,其中中央政府占据着支配地位,统领并推动着全局的发展;而地方政府则需要严格执行中央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国家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于我国而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是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进行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以此来调整和规范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其中,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本文结合博弈论和府际关系等相关理论,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格局以及发展趋向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从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博弈和冲突的现象入手,总结影响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因素;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分税制改革后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在事权和财权划分方面、税权划分方面以及税收管理权划分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且对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恢复地方政府债券、“营改增”改革以及十九大提出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这四方面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探讨这些后续改革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将分税制改革对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