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深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33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2-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大田和砂培试验相结合,设置3、5、7和9cm4个播深处理和4个播种深度混播的播深不一致处理(U),研究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出苗质量、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播种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播种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播种深度显著影响夏玉米产量。播深不一致及播种过深处理的夏玉米群体数量均降低,导致其收获穗数显著降低,最终降低产量。ZD958播深9cm和播深不一致处理较3cm分别减产8.3%和3.8%,较5cm分别减产7.6%和2.9%; XY335播深9cm和播深不一致处理较5cm分别减产7.0%和6.1%。此外,播种深度显著影响夏玉米果穗穗部性状。播种过深,穗长较短,秃顶长较长,进而影响产量构成因素,降低产量。  2.播种深度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1幼苗特性  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夏玉米的出苗率下降,出苗时间延长。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出苗率较3cm的分别降低9.4%和11.8%,出苗时间较3cm的均延长1.5d。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幼苗高度及幼苗整齐度显著降低,中胚轴长度显著增加,胚芽鞘长度差异不显著;初生胚根长度逐渐减小,次生胚根总长度逐渐增加,即总根长度差异不显著;幼苗与中胚轴的总干重增加,总根干重差异不显著。随播种深度增加,种子萌发时幼苗各部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营养物质消耗量增加,幼苗根系生长速度增加,根系活力降低。播深增加后出苗率及幼苗活力的降低导致收获穗数的显著降低,最终影响产量形成。  2.2植株特性  播种过深夏玉米地上第1-3茎节长增加,茎秆穿刺强度降低,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茎秆穿刺强度分别较3cm降低7.8%和9.9%。茎秆维管束数目及密度也显著降低,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维管束密度分别较3cm降低18.7%和13.5%,进而导致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增加。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播深,有利于节根的生长,提高夏玉米抗倒伏能力。  3.播种深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3.1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  播深不一致及播种过深显著降低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分别较3cm下降8.9%和13.8%,较5cm下降11.7%和15.4%;另外,茎鞘和叶片占干物质总重的比例增加,而籽粒和穗轴占干物质总重的比例降低。播种过深还显著降低夏玉米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较5cm下降16.3%、12.2%、7.7%和13.7%、24.1%、10.4%;另外,茎鞘、叶片和穗轴的养分积累量比例增加,而籽粒养分积累量比例显著降低。  3.2光合特性  播深不一致及播种过深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果穗长度等性状整齐度,影响群体冠层结构;播种过深,夏玉米群体数量降低,冠层透光率增加,但其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比叶重降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最终降低夏玉米产量。  3.3籽粒灌浆特性  播种过深,整个灌浆期的籽粒体积和鲜重均较低,籽粒含水量下降迅速,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减小。播种过深,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和籽粒灌浆活跃期(P)降低,ZD958和XY335播深9cm的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分别较3cm降低5.9%、5.2%和5.0%、2.5%。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