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静安然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理想中的状态。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却总是存在着无法预料的事情。人们对于生活中未知的变数,都抱有一种未雨绸缪的心态,都想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对于未来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危险,也会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人们对于保险业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保险业务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证保险也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是对于保证保险这项新兴业务,相关的法律规定比较少,大部分的法学教材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有限,这就造成了保证保险在法律规范方面的缺陷。尤其是在法律属性方面的争议,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保证保险的代位求偿权问题以及抗辩权问题也存在着很多争议,例如保证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有无以及抗辩权的行使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保证保险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都会阻碍保证保险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阻碍。本文对保证保险的研究将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表明笔者发现该研究课题的原因及研究的现实意义,介绍笔者参考的国内外文献及学者观点,简单阐述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保证保险的概述。该章对保证保险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其保证保险与相关概念的比较,法律构成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下文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的分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为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问题。本章对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国内外保证保险的起源以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也从社会功能以及立法效益方面定位了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作者认为,只有将保证保险定位为保险法律属性,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在风险分担方面的功能,真正地起到为投保人解决融资难题的作用。无论是在社会功能方面还是主体关系方面,保证保险和保证担保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所以把保证保险定位为保证担保是万万不能的。不论是从保证保险的社会功能来看还是资金融通功能来看,将保证保险定性为保险属性都是顺理成章的,而在定性过程中所遇到的立法困境都是暂时的,并没有和保险法律原理相悖的方面。第四章为保证保险的抗辩权问题。本章分析了以下问题。分析比较了保险人与保证人的抗辩权、保证保险与担保共存是的相互抗辩权以及保险人和担保人双重获利时的抗辩权问题。笔者认为,抗辩权问题的解决应该依赖保证保险法律属性问题的解决,如果将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问题确定好,很多属于抗辩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五章为保证保险的代位求偿权问题。该章从代位求偿权的理论基础及取得、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行使对象和行使时效,以及代位求偿权的不行使问题几个方面对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进行了研究。认为保证保险中的代位求偿权是保险人的法定权利,其理应以保险人名义来行使。保证保险的代位求偿权在行使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是理所应当的,在因不可抗力造成投保人未履行债务的情形下,代位求偿权不得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