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岛是中国南部一岛屿,位于南中国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6’43" - 111°2’31",北纬18°10’04"-20°9’40"。海南岛总面积33920平方公里,占全国热带面积的42.4%,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全部处于热带地区,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地衣资源尤为丰富。通过对岛内叶生地衣研究,有助于丰富该地区的地衣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笔者在野外调查和已有标本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化学、生境和地理分布等方法,鉴定出该地区叶生地衣有21种,分别隶属于8科,11属,其中包括新种1个:海南肠文衣[Enterographa hainanensis B. Gao & J.C. Wei, sp. nov];中国新纪录种9个,分别是:黄杆孢衣[Bacidia galbinea (Kremp.) Zahlbr.]、异形旋衣[Byssoloma discordans (Vain.) Zahlbr.]、小类蜡盘[Dimerella minima (Müll. Arg.) R. Sant.]、亚小肉盘衣[Fellhanera submicromata (V?zda.) Lücking & Kalb]、类榴果衣[Gyalideopsis vulgaris (Müll. Arg.) Lücking]、织女星孔文衣[Opegrapha vegae R. Sant.]、绿星孔文衣[O. viridistellata Sérus., Lücking & Sparrius]、梅衣属的一种[Parmelia sp.]、苍白污核衣[Porina octomera (Müll. Arg.) Shilling]。本文所研究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地衣标本室(HMAS-L)。本论文对收录的21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比较,并提供了分属分种检索表。此外提供了各个种的地衣体外部形态图和绝大数种子囊孢子的光镜形态图,这也为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积累了资料。本研究为中国叶生地衣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积累了资料,也为海南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国地衣志的编研提供了基础材料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