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由写作和控制写作的英语写作过程——联结主义观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联结主义为理论框架,针对在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实施的两种写作策略:自由写作和控制性写作做了实证性研究。联结主义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解释人类的认知能力,假定语言的隐性知识存储在神经网络的简单处理单元的联结上,而知识的提取是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权重获取的。联结主义意在对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加以描述,这个理论被认为对语言的提取或者处理过程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献综述表明:二语写作的研究是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作为一种可视的语言输出形式,为二语习得本质的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写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交互的创造性心理认知过程(邓鹂鸣,陈江,2003:58),而联结主义对人类心理过程的解释也是基于认知和交互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自由写作和控制性写作的心理机制。因此我们认为联结主义理论为理解二语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试图探求在联结主义的理论框架下的自由写作和控制性写作过程的本质,找出提高二语写作教学和学习的合理方法,从而对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予以启示作用。 本研究基于两种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定量定性研究,用联结主义的理论考察两种策略运用时的写作过程。研究的结论是自由写作和控制性写作的结合符合人类认知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本论文讨论衔接手段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及强调衔接手段的写作教学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现今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组织性、逻辑性、连贯性普遍不强,进入大学后仍不能写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一位二十世纪美国南方作家。因为其卓越的文学创作,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有着传达哥特式神话的技巧,并能运用其浪漫的笔法去演绎南方哥特风格
本文对中英问候语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从语用学及文化两方面入手,对英语和汉语的问候语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一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剖析问候语的理论共性,另一方面重点解读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