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贵州省桐梓县松坎~木瓜庙煤田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岩心资料对研究区开展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再配合古气候与古沉积格局分析及后期构造运动对煤层作用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煤层聚集规律。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东侧与凤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北端西缘的交汇部位,属于隔槽式褶皱区。区内发育一系列走向北东~南西的宽展长轴状呈雁形式排列的褶皱构造和与之相拌的张性及压扭性断裂构造。研究区C3煤层属中磷、低~中灰、中~中高硫、中~高热值半暗~半亮型贫煤,赋存于泻湖、潮坪相沉积环境的二叠系龙潭组地层中。研究表明,当泻湖、潮坪淤浅而沼泽化时,为成煤的有利场所;二叠纪龙潭组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大量发育,为成煤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木瓜庙煤田主体部分受上述构造活动影响,煤系地层完整性受构造控制,煤田资源赋存条件良好。木瓜庙煤田为一小型煤矿勘查区,估算资源量为2832万吨。经矿山技术经济评价分析后认为,其外部建设条件具备一定的基础,煤炭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价值,煤炭生产服务年限可达7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