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革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互联网+”不仅对传统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对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巨大影响,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智能,智慧社区方现雏形,“互联网+”背景下,基层政府政务服务的发展显现出更多可能。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出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与《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指导意见》,根据文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进一步推动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互联网+”视角下,基层政府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探索实践对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群众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顾客导向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着重从基层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分析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上海市闵行区基层政务服务创新实践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尝试从政务服务供给侧、政务服务需求侧和政务服务供给平台三个层次,探讨当前基层政府政务服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对闵行区的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不断完善,同时引导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链条,“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研究也表明,在基层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相应制度规范不完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普遍、一些部门管理理念滞后、互联网应用不能契合群众需求等,总体上来看,基层政府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对闵行区政务服务创新实践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为了促进“互联网+”视角下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基层政府需要从政务服务供给侧、需求侧和供给平台三个方面作出努力。就政务服务供给侧而言,要转变服务模式,重视公众需求,建立规范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就政务服务需求侧而言,政府需要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重视群众的个体需求,帮助公众进一步提高掌握、运用互联网获取公共服务的能力;就政务服务供给平台而言,要规范包括政府“双微”在内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公众获取服务和提出诉求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重点加强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