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的论文选题是在多年从事海军产品的设计、生产的监造过程中,本着毕业研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而自选题目,希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果能迅速指导将要面临的可能工作。舰载飞机是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作战机种,因此,要求它必须满足和适应航空母舰的工作环境、自然环境和作战环境,当然也就需解决舰载飞机与航空母舰环境的适配性问题。海上的自然环境比陆地复杂和恶劣,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着舰时存在比较大的外界干扰(如大气紊流、甲板风及航空母舰扰流等)。舰载飞机/航空母舰的适配性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舰载飞机的起飞和着舰,尤其舰载飞机的着舰技术是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技术中最大的难点。与陆基飞机的着陆相比,舰载飞机在飞行甲板上着舰更为困难。航空母舰是一个长度有限的海上浮动平台,着舰环境涉及航空母舰的运动和海上的大气紊流扰动。在这种扰动环境下,舰载飞机必须精确控制航迹,保持合适的速度、姿态以及相对航空母舰的位置,对准着舰甲板中心线,才能安全着舰,为此有必要研究飞机舰载机的动力补偿系统。舰载机的动力补偿系统主要体现在进舰着舰的下滑着舰控制,这是舰/舰载机相容性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着舰环境十分恶劣,要求飞机的着舰系统具有非常高的下滑轨迹控制精度;然而在进舰着舰阶段,舰载飞机处于“速度反区”,出现了航迹对升降舵输入的反操纵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飞行的速度较低造成的,结果导致单独依靠升降舵输入无法保持飞机的航迹。因此,对飞机下滑阶段的姿态控制十分关键。本文为此研究动力补偿系统,该系统主要用来调节飞机进场时的速度和高度,它的功能是自动调节油门,旨在消除舰载机在低速区的速度不稳定现象,增强飞行轨迹角对姿态角的快速精确响应,提高航迹控制精度。本文主要解决如何在某舰载飞机验证机上实施动力补偿的问题。重点是根据飞机着舰的动力学分析计算出该系统的控制律。为此研究了某型飞机的基本特性,明确指出舰载飞机自然状态在低动压下,自然飞机控制姿态角达不到控制航迹倾斜角的目的,也即飞行轨迹不可控的共性;其次用经典PID控制方法,对动力补偿系统进行控制律的设计与仿真,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本论文的研究是在依托某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预研项目而开展的,作者参与该项目的技术研究和设计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