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加速变革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企业用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应运而生。我国各地区应用型本科发展不平衡,河北省于2015年初次确立10所应用型本科。学校首先应明确的问题便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我省应用型本科出现较晚,经验不足,尚且在探索的阶段,而人才培养模式又关乎学校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和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本文以河北省10所转型院校中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6所院校为研究对象,结合6所院校的现状剖析其取得的成绩和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上海三所应用型本科的可取经验,结合专业特色对我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浅薄建议。 为了了解6所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走访了6所转型院校并收集了其人才培养方案,发放了36份问卷,回收了33份,认真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我省应用型本科存在培养目标与实际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界线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等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本主义教育、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指导,逐一分析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教学、培养途径和培养保障系统等基本要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与要求、优化课程教学、深化校校企合作和完善培养保障系统等几点建议,以期为我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