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其中对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以及建立考核问责机制这四个问题更是做出了详细阐述。2010年,我国某一研究课题组对58家大中型企业的内部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约33%的企业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预算方法的普及,传统的预算模式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第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统一;第二、考核指标仅仅集中在财务指标;第三,一些积累性的指标在预算的编制中不能得以体现。针对传统预算管理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将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二者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在平衡计分卡基础上的预算管理,能够很好地平衡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使得企业能兼顾到短期利润的获得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计分卡在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方面进行了构思。首先,本文按照问题导向,将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其次,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流程等进行了概述。第三,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应用普遍程度以及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发现存在的缺陷,引出了平衡计分卡这一有效工具。第四,以A公司为例,具体分析了该公司预算的编制和考评体系,发现其预算编制并不能体现公司战略,预算考评也比较片面,进而提出用平衡计分卡来优化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最后总结前文的研究,得出结论并针对行业和个体的应用提出一些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有效对接的结论。平衡计分卡是以整体的眼光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它以定量的方式告诉企业应该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实现目标应付出什么样的行动。本文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引下,在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内部运营指标和顾客指标为辅的预算模式中加入了全新的学习与成长指标,以期帮助企业实现外部和内部的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平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