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饮食文化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性灵说”诗学主张闻名于诗坛。同时,他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饮食理论家,《随园食单》是其在饮食理论与饮食实践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目前,学界对袁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思想及诗学成就方面。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界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园食单》也因此进入到了学者的视野,出现了一些研究《随园食单》及袁枚饮食思想的专著和文章。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探讨《食单》中体现的饮食思想或者是对《食单》中菜点进行点评,而结合袁枚个人的游历与交友情况对《食单》进行考据、分析《随园食单》饮食文化并对其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崭新视角,以《随园食单》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袁枚及其同人的文学作品为佐证,考察《随园食单》的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究《随园食单》的饮食文化,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对《随园食单》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结论部分由《随园食单》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引申到当下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来。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袁枚和《随园食单》。本章主要简单介绍袁枚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成果以及《随园食单》的主要内容。袁枚一生从求学求仕到辞官归隐,游历了祖国多处河山,结交了众多文人学士及达官贵人,这些都为他以后的饮食活动奠定了基础。《随园食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饮食理论,后一部分则是饮食实践。第二章,《随园食单》的成书条件。本章从袁枚个人的经济基础、游历和交友广泛三个方面阐述了《食单》形成的条件,其中重点在游历和交友部分,结合史料及其与同人的诗文材料考察其饮食活动的具体情况。第三章,《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文化探究。本章主要从饮食思想、饮食典故及趣事两个方面分析《随园食单》的饮食文化。第四章,《随园食单》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章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论,提出《随园食单》饮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随园食单》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结论部分在总结各章节要点的基础上,阐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由对《随园食单》的研究牵引出更多的饮食文化保护问题。
其他文献
以 I Have a Dream 的节选文及其名家汉译、学习者译文为语料,以系统语法的概念功能体系为研究框架,在探讨节选原文和名家译文如何实现概念功能最大程度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
目的评价注射用法罗培南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建立小鼠腹膜炎模型,比较注射用法罗培南及厄他培南对产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医源性低钠血症是肺心病、低渗血症、低渗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对48例肺心病、低钠血症进行分析,引起大家关注。
首先根据欧盟EEVC标准要求,建立了模拟行人皮肤、肌肉和骨骼的小腿冲击器模型,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进行了验证。接着建立包括保险杠、纵梁和发动机罩等在内的车辆前端模型,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是我国近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浮游动物,全国沿海均有
以凹凸棒土、高岭土、氧化铝细粉及硅酸锆和刚玉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干压成型法和低温烧结法制备堇青石-莫来石质功能陶瓷材料。考察不同的配比及升温曲线对材料性能如吸水率、
以北疆棉区7个主栽的抗旱性有差异的棉花品种(品系)为材料,用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棉花种子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对各种子萌芽期的抗旱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