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实证问题研究 ——以50件案例为样本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身心发展尚未健全,认识与判断能力也未成熟,其在成长阶段中需要来自监护人的辅助与关怀。然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遭受监护人侵害的情形频频发生,随着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案件的增多,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目前,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规定主要散落于《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传统思想根深于社会家庭、立法尚未形成系统、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后社会救助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在司法层面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当前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中存在的申请主体、申请事由、审理程序、监护监督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研究从公开渠道能够获得的关于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所有裁判案例和新闻报道着手,抽丝剥茧,不仅对散落于不同法条之间的规定进行划分归类,同时也对理论中存在的学术问题进行释明,就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在引言中对50件样本案例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提出目前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措施,同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一部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申请主体。通过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监护权申请主体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指出现行的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中存在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不清和未成年人作为利益关系人却不能独立启动监护权撤销诉讼的问题,针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申请主体范围之困境,提出完善申请主体范围的建议。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申请事由。首先从立法技术和立法原则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申请事由在立法层面的不足,其次分析我国在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申请事由上存在的问题—我国未考虑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不能以及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财产权益情形,最后针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申请事由之障碍,提出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中申请事由的优化路径。第三部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审理程序。通过系统论方法,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程序同民事诉讼法之普通程序与特别程序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结合司法实践情况,指出目前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审理程序之弊端,并针对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审理程序之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第四部分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的监护监督。通过对域外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制度中有关监护监督的实践状况进行深入考察,结合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撤销中监护监督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关于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成熟经验,提出健全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管理机制。
其他文献
法治微电影是以戏剧影像的方式来讲述法律故事,一般都围绕着法律法规这个中心,并且以法治宣传为最终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意义。高质量的故事剧本是拍摄一部优秀法治微电影的前提,而好的法治微电影会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和传播效果,也能更好地发挥其法治宣扬的作用。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法律题材影视作品,像《亲爱的》、《失孤》、《湄公河行动》、《解救吾先生》等电影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且这些影视作品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截至2018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育观念的改变,抚养成本的增加,导致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并且我国生育率有持续走低之势。上述人口结构的改变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
学习互助是学生在当代义务教育阶段中被广泛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学生在班级中常常被分为小组,他们以此为一单位,调整自身的情况去应对学习,适应学习环境以及掌握学习内容,是学习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能力则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动力、学习方式、学习氛围、身心健康等方面。从九十年代过来,中国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几大学科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作者梳理现有的有关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以及社会工作领域
步入信息时代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教育科技的促进下实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MOOC(慕课)和抖音等国内自媒体网络平台和软件的流行,也让许多汉语教学工作者找到了新的汉语教学手段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除了自媒体网络平台外,国内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与海外PC和手机等客户端的合作也为汉语视听教学实践拓宽了渠道,海外观众可以无限制地同步观看国内热播影视剧。而且字幕翻译和配
1998年,我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次提出“2131目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即21世纪每村每月播放一场电影的目标,旨在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自开展至今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对群众需求的正确识别把握是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基于需求受地区、文化等差异会存在不同,因此为了更好了解某地区农村社区的当前的群众真实需求情况,就佛山市大沥镇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服务受众需求
近三十年来,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地区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勐景来傣寨为例,村民不再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为生,传统的稻作农耕的生计方式逐渐式微,畜牧业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旅游业发展的热潮下,傣族文化与外界不断的互动和适应,这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影响,导致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通婚范围也随之扩大,傣族的婚姻关系由族内婚向族际婚发
2017年初,我国国内掀起了一场由“萨德”事件引发的抵制韩国乐天集团的运动。这场从线上到线下的爱国集体行动中,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等渠道传播的抵制韩国乐天的信息在形成舆论、组织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第三人效果”理论基础上对本次爱国集体行动中的信息传播效果作出研究。本研究采用线下的问卷调查法,以重庆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探讨受众是如何认知此类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和对他人的影响,以及是
利息问题一直是民间借贷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查阅北大法宝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会发现,每年均有超一万件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纠纷相关的案例,其中每年几乎存在超2000件二审案例,而其中以自然人之间的利息约定纠纷为争议焦点的案件又占据一半以上,说明关于该类问题在司法裁判中还存在一些疑义。翻阅2011至2019年近十年内民间借贷利息约定的相关司法裁判案例,笔者发现在对自然人之间的利息约定案件的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2017年教育部正式推出“新工科”建设三部曲,预示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才跨界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高校跨学科课程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并成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按照“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都对几何变换的掌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对于几何变换的考察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学生面对几何变换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本文以八年级学生为例对初中生的几何变换掌握情况进行研究,希望找出他们在几何变换方面掌握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本文以范希尔理论和课程标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