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具有成份复杂、COD、BOD5、盐分以及抗生素浓度高的特点,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直接对其进行生化处理的效率较低,需先进行预处理。本试验以克林霉素磷酸酯等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体特点,作者提出了化学法除磷+Fe2+/K2S2O8氧化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化学除磷试验,选取最佳絮凝剂并确定其最佳投加量;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Fe2+/K2S2O8氧化的最优反应条件;通过厌氧产气试验,考察废水经过Fe2+/K2S2O8氧化后生化性的变化;进行·SO4-和·OH的定性研究试验,探究Fe2+/K2S2O8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Fe2+/K2S2O8氧化法与Fenton氧化法的效果对比试验,并将非均相技术应用到Fe2+/K2S2O8氧化法中,以进一步优化Fe2+/K2S2O8氧化的处理效果。经过对比PFS、PFC、PAC、PAFC、CaO絮凝沉淀剂的除磷效果,得出CaO的除磷效果最佳,优于铁盐和铝盐,铁盐和铝盐絮凝剂除磷效果受反应pH值影响较大,铁盐除磷出水色度变差,其中,PFS除磷效果优于PFC;复合铝盐PAFC除磷效果优于PAC;CaO投加量为2000mg/L时,出水TP降至5.4mg/L,此时TP去除率高达97.3%。确定采用CaO作为除磷絮凝剂,选取投加量为1800mg/L,出水TP降至10mg/L以下,基本上消除了磷酸盐对后续处理方法中Fe2+的影响,出水pH值升至近12,不但提高了生成沉淀物质的稳定性,而且达到了抗生素碱解的条件(pH>11),碱解和混凝沉淀的联合效用,使得废水中抗生素的效价以及后续氧化反应的难度得到了有效降低。Fe2+/K2S2O8氧化试验的系列研究表明,Fe2+/K2S2O8氧化法处理除磷出水的最佳条件是:FeSO4和K2S2O8投加量分别为1.3mmol/L和0.7mmol/L,反应时间为50min,初始pH值为7.0,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3.4%、62.5%;该废水经过Fe2+/K2S2O8氧化处理后的可生化性具有明显的提高,Fe2+/K2S2O8氧化可大大提升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Fe2+/K2S2O8氧化法之所以能够高效处理这种碱性半合成抗生素废水,是·SO4-、·OH以及其他多种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Fenton氧化法在偏酸性的条件下更为适用,而Fe2+/K2S2O8氧化法在处理碱性除磷出水时则体现出一定优势,且Fe2+/K2S2O8氧化的药剂投加量小,产生的污泥量低,处理成本低;铁炭填料、硫铁矿烧渣、磁铁矿、铁刨花以及石英砂作为非均相体系的固体介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Fe2+/K2S2O8氧化反应的进行,其中,铁炭填料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铁刨花效果最差,综合考虑,确定选用石英砂作为反应的固体介质,并考虑采用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后续研究。本研究无论在半合成抗生素废水治理领域,还是在高级氧化技术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