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产出技能,英语写作反映了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写作是人在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思想、情感,然后借助语言文字符号,经过作者的思考、质疑、深思后进行表达的方式。写作的过程是语言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情景或者场合,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学生感知的语言才会完整和有意义。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拥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以及交际活动中与他人的良好合作,还需要主动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尽可能在实际的任务中建构知识以及获取经验,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运用知识。在整个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受到了外语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文将一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在学习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所以也称之为“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需要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实现目标。抛锚式教学模式形象地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定义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者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问题和事件被确立,整个学习的内容和进程也像船锚一样被固定了。通过真实的情景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探索的内在动机。同时,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从而使写作成为真正有效的学习过程和表达过程,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绪、态度、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认知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意志和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对学习者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人们常说写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建与写作相关的真实情境,特别是基于任务和问题解决性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写作素材,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这样的话,学生写作的兴趣、欲望和激情才能都被激发。另外,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使他们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写作,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拟以采取对比实验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抛锚式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成绩的相关性和对大学本科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本课题主要提出两个研究问题:1、抛锚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英语的写作成绩具有怎样的相关性?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基于抛锚式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哪几方面的优势?本次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即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实验在长春理工大学校的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选取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程序如下:首先,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一次写作测试,主要考查两个班现有的写作水平。之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写作动机以及对现有的写作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态度。再然后,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采取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写作教学,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结束以后,两个班都参加后测。随后,只对实验班的同学进行第二次调查问卷,主要探查抛锚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写作带来的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前测与后测的数据均采用spssv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班的后测成绩好于对照班。因此,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是成正相关的。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抛锚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了英语写作的积极态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了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的自信。但是,如果要使这种教学模式发挥更大得效果,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另外,学生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教师需要创造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写作情境;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再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该做及时和全面。当然了,符合该模式的教材的研发也是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