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唐时期的东北边疆地区,生活着东胡、秽、貊、乌桓、鲜卑、夫余、高句丽、沃沮、室韦、勿吉、靺鞨等十几个边疆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同汉民族一道共存于东北大地,共同创造了这一时期的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历史逻辑。具体而言,该文以学界传统的族系划分为依据,以文献记载为基础,分族系、分民族的梳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而在总结各族系体育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汉唐时期东胡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东胡族系,主要包括鲜卑族、乌桓族、奚族、乌洛浑族、室韦族、契丹族等族,这些民族在各自不同的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以骑射体育为核心、以汉民族体育传播为导向的体育文化发展脉络。第二部分,汉唐时期秽貊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秽貊族系,主要包括夫余族、高句丽族、沃沮族、豆莫娄族等族。这些民族在汉唐时期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分的民族,其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性,因此在体育文化的表现上就呈现出汉民族体育文化与其本民族体育文化高度融合的特点,其中,尤以高句丽族最为典型。但由于秽貊族系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其体育文化发展的层次亦有明显差距。第三部分,汉唐时期肃慎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肃慎族系,主要包括挹娄族、勿吉族和靺鞨族(粟末靺鞨、黑水靺鞨)。这些民族是渔猎文化的代表,而且其族属渊源非常清晰,所谓各族实际上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因此其体育文化的承继关系非常明显。另外,这些民族历史上就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其体育文化与汉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往往比较密切,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粟末靺鞨为基础建立的渤海国。第四部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总体考察对象,以总结其整体发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