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前进的,但是,它又是曲折的。在迄今为止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既存在进步的一面,又存在不足的一面。这种社会现象是矛盾的,却又是历史发展的常规。马克思往往运用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研究社会发展历史,这为我们认识这种社会现象提供了两种基本观点和方法。 人的价值尺度是以理想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理想人性(理想类本质在观念中的反映)为核心内容,衡量人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其发展的不足,并且以此批判束缚人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其历史暂时性,追求人的永恒发展。这种尺度具有主体性、规范性和批判性。它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人学的思想。 生产力尺度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从它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这种尺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它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根本分析和说明的方法。 马克思以这两种尺度来分析社会发展中社会发展程度与人的发展程度,揭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历史过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也经历了曲折。社会主义改革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人的价值的逐步实现。
其他文献
中国的现代陶艺,如其它以“现代”词语冠名的艺术一样,其实质是一种艺术的现代性现象。同样,作为人类生存形态的日常生活,揭橥了现代性中的种种复杂的矛盾和局限,其本质也是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