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交往空间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京西传统村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城市化飞速向前发展的情况下,新旧聚居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规划师和建筑师往往只注重抄袭国际流行时尚,而置地域性文化于不顾。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京西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特色,理应得到传承与发展。然而,目前京西传统村落空间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村落户外交往空间,这一“人性化”的空间研究还相对较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研究较多,而对于户外空间中的行为活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在对京西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着重对典型的空间类型与村民的行为活动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出决定着交往空间使用的控制元素。确立文对京西传统村落户外交往空间研究以及对新农村交往空间设计的启示。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京西传统村落交往空间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京西传统村落交往空间物质形态。主要是针对影响京西传统村落交往空间物质形态构成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交往空间物质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京西传统村落村民交往心理和行为。通过研究村民对交往空间的基本心理需求、空间行为定位心理,以及村民的交往行为特征,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第四章:京西传统村落空间的交往活动。从户外空间与村民的交往行为的关系入手,分析村民在户外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以及影响村民行为活动的空间因素。第五章:京西传统村落人性化交往空间营造。在前文对村民的生理、心理、行为对交往空间的需求,以及对村民在交往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空间布局、空间限定、空间尺度、空间组织、休息设施设置五个利于交往活动发生的控制要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