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运用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国内外学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学派和我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学者等。他们都从不同层面论述了大众文化和大众的思想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大众文化的正反两个方面对大众文化做了深入的发掘和探讨。但系统的研究大众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目前还没有出现。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些理论没有系统地解决大众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事实上,大众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大众文化是我国目前的一种流行文化,不但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放松精神的伊甸园,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它既推动了人的现代化和与时俱进,又是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文化。基于此,大众文化制作者采用一切手段进行文化的复制和传播,于是导致了文化的媚俗,也造成了大众的精神空虚;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给予人们精神指引和审美价值的教育,它能帮助大众文化走向健康发展,同时在大众文化语境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在大众文化语境下适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推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本文以大众文化大众性、整合性、渗透性和控制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出大众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语境和场域,运用大众传媒理论分析了大众文化是如何影响和进入大众生活的,指出利用现代技术而制造的文化对大众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最后,运用网络文化数据和调研数据分析进一步的检验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关于宗教的问题的基本立场,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它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最具创造力和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出我党对执政方略、规律、方式及执政能力的新的认识,也为全面
2012年底,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13亿多人口,大部分人
奖励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升教育对象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诠释奖励含义,厘清奖励内容,揭示奖励的作用,探索奖励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具
依法治国的提出是响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理想方略。我国社会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得出的重要理论。它科学的分析和预见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研
在全世界,民生问题是最为普遍的问题,在中国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同样是一个哲学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何实现民生是我党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关系到民生的发展。因此,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研究历史研究法,将理论研究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