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cTnI、CysC、Lp(a)等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西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中医证型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浆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及Braunwald分级的相关性,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西医诊断标准筛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2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心血瘀阻证组(47例),痰浊痹阻证组(42例),阴寒凝滞证组(31例),气阴两虚证组(27例),心肾阳虚证组(2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对各组成员取血化验cTnI、CysC、Lp(a),对各证型组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并记录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UA中医证型、生化指标、Braunwald间关系。结果1.所有患者中,心血瘀阻证与痰浊痹阻证病患者较多,二者合占总体51.7%;心肾阳虚证患者较其他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2.心血瘀阻证患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证患者与痰浊痹阻证患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痹阻证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组的Braunwald分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秩和均值最高为心血瘀阻证组,且实证(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阴寒凝滞证)与虚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病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CysC水平III级>II级>I级,各等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Lp(a)水平III级>II级>I级,各等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UA患者中心血瘀阻证与痰浊痹阻证占比最多,反映出UA中医病机中瘀血、痰浊的重要性。2.心肾阳虚证患者年龄、病程较其他证型长,提示年龄、病程可作为UA心肾阳虚证的辨证参考因素。3.cTnI水平与UA心血瘀阻证密切相关,明显区别于其他组,可作为UA心血瘀阻证辨证依据;CysC水平与UA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密切相关,明显高于其它组,可作为UA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辨证依据;Lp(a)水平与UA痰浊痹阻证密切相关,可作为UA痰浊痹阻证辨证依据。4.Braunwald分级与UA中医虚实辨证存在相关性,客观反映了UA各中医证型的病情严重程度。5.Braunwald分级与CysC、Lp(a)存在相关性,CysC、Lp(a)水平升高提示UA病情加重。
其他文献
名茶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张启利(安徽池州地区农技推广中心247100)名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它随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而逐步在发展。为此,要积极克服名茶生产中遇到的
目的:评价助阳补肺除痹颗粒在中医辨证属于肺肾亏虚,寒瘀阻络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III级)治疗中的优势,观察其有效性,探寻更好的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从而
目的:通过穴位贴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寒证,观察哮喘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PEF、FEV1等指标,评价其治疗发作期寒证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小儿哮喘提
在系统回顾符为民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和治疗脑病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方向,提炼总结出符为民教授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方药清心解郁汤,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研
根据某电厂过热器出口水压试验堵阀参数要求,分析运用ASME B16.34标准设计阀门的劣势,探讨一种堵阀壁厚计算方法,力求为用户设计更加优化的堵阀产品。
电能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占据着重要位置。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实际利益,需相关人员加大对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重视,以确保电能计量的精
文章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阶段能源发展特点和规律、分析今后全球能源发展大趋势、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发展重要历程和今后能源经济发展特点、设计前瞻性情景分
课型 :小组的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构思 :地图三要素的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上课不用地图讲解就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地图本身就是一种工具 ,既然是工具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瞳神紧小的临床研究疗效是否有差异,前者是否优于后者。方法:利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的方式,观察患者共60例60眼(病例均为2014年1月~20
研究目的:观察基于“先开导后补益论”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将44例(44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开导补益组和对照组。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