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yers (1996)提出现金持有政策是财务学界的十大难题之一,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水平关乎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现金为王”的思想更加受到了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现金持有政策实际上受到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宏观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选取2001年到2012年174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财务特征,特别是负债和营运资本需求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并结合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对不同行业的现金持有量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宏观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下现金持有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回顾了现金持有的理论,并对以往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简要评述;第三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建立模型;第四章从财务特征、行业特征和宏观经济特征三方面研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第五章总结全文,指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负债率与现金持有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反比关系”,而是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其中:资产负债率与现金持有量成L型关系,有息负债率与现金持有量成U型关系;(2)商业信用债比例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商业信用债比例较高,说明企业的OPM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其现金持有水平较高;(3)营运资本需求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并且,当有息负债率较高时,企业防止财务困境发生的预防性动机会减弱营运资本需求对现金的负向关系;(4)行业间现金持有量存在显著差异,高新技术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较高;不同行业的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不同,其中,负债和营运资本需求是主要影响因素;(5)经济衰退时,企业提高现金持有量,并且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现金持有量提高幅度更大,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时增加现金持有以抵御风险,非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融资相对困难,现金持有量提高幅度更大;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提高现金持有量,表明企业现金持有受到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制度背景下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实践上为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为企业合理安排负债和营运资本政策,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并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