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抑郁症将发展为人类的第一“杀手”。伴随技术的发展,脑功能认知研究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研究发现,抑郁症是由于大脑双侧前额叶活动的减低造成,根据抑郁症的脑机制检测抑郁,及时关注抑郁的存在,是控制抑郁症严重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目标是间接检测抑郁倾向的脑机制,通过自主构建的分析系统(PC机系统和ARM微系统),挖掘典型情绪状态下(微笑vs平静)近红外耳穴新信号的特征。本课题利用近红外传感技术采集额颞耳穴信号,选择微笑与平静状态下的该信号差异,间接检测抑郁倾向,采用小波算法获取信号超低频段能量,用小波加多重分形算法分析信号的非线性时空耦合特征。实验过程中有20名受试者志愿参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利用微笑与平静状态下信号差异预测抑郁倾向的可行性;最后又重点实现了抑郁倾向预测的ARM微系统,具体基于触摸屏控制与显示,算法嵌入中断服务程序,特点是方便操作。已完成的实验证明:(1)利用微笑与平静状态下的信号差异,预测抑郁倾向是成功的;(2)在抑郁倾向预测两个系统中,小波特征和小波加多重分形特征均可行;(3)应用小波特征来预测抑郁倾向符合脑认知规律——身体健康人的平静状态能量高于微笑状态能量;(4)小波加分形特征能够分析长度有限的离散时间序列信号,对平静与微笑的数据分析表明:针对抑郁倾向的受试者,其平静状态信号的维数均值低于微笑状态;(5)应用PC机系统和ARM微系统预测抑郁倾向的准确率可达80%。该实验设计旨在为抑郁检测仪器的SoC化而奠定入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