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基于安全的考虑,金融业仍然坚持分业经营的方针,但与此同时诸如中信、光大、平安保险等金融控股公司已经出现,并成为我国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现实选择。这是因为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坚持“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方针,既能实现混业经营的效率性,又能保证分业经营的安全性。但需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有关调整和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范,鉴此如何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并对其所存在的风险等进行有效规制,则值得作深入研究。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及法律特征”。基于金融控股公司为控股公司的表现形态之一,本文从控股公司的界定入手,阐释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及其法律特征。第二部分“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从中分析出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我国法律尽管尚未对金融控股公司作出明确定位,但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金融控股公司的利弊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模式。第四部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金融控股公司并非完美无缺的制度设计,在具有较大的经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资本不充足、不正当内部交易等风险。针对其所面临的风险,本文提出了具体控制风险的对策。
其他文献
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创新形式,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资产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特征,能快速清除大额不良资产,增强银行资产流动性,并提高商业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许多城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其中细微颗粒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信托业的历史、现状与创新之路的考察.文章首先对信托业与营业信托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即是对信托业监管理论与现实的分析.根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制度的研究逐渐兴起。其中有关制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西方学界,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是考察制度有效性的两种主要方法。新现实主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伴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亟需扩大国际社会的
社区矫正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是世界上一些国家普遍适用的一种法律制度.中国的社区矫正还处于试点阶段,对于该制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才刚刚起步.本文从刑法学和社会学视角
由于各国反倾销法是建立在“倾销有害”论的基础之上,而WTO反倾销协议承袭了这种论调,虽然前后经过几次修改,但依然没有走出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子。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所具有的隐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在产生及发展初期是由产业工人构成。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内部阶层是单一的,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建国后,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构出社会阶级阶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