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此模型对秦皇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秦皇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从概念上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界定,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在研究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和咨询省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的基础上构筑了5个子系统、30个指标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根据该体系,运用了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所得权重表明经济和社会系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642和0.2082。 运用建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秦皇岛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前面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计算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和资源、环境发展指数。2004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值为1.3818,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其中社会系统发展最快,综合指数值为1.8903;经济和人口系统次之;资源和环境系统的发展稳中有降。采用变易系数法计算的各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表明各系统间呈现越来越不协调的状态,其中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最差,协调度标准差为0.1672。评价的结果与各专家学者对秦皇岛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是基本一致的。 从评价结果出发,通过对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回溯分析,找出了秦皇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中、短时段限制因素是: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农业科技落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如:建立土壤培肥地力制度、禁止乡镇小水泥等项目上马、推进科技进村和服务站建设等。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首先计算了几种度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但还没有达到两极
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其中最为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是,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是大量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业内贸易。产业
本文选取了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借鉴意义较大的日本银行业,对其70年代到90年代的内外部环境做了仔细研究,总结了其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再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