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香港高中英语课程与评估指引》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对香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和评估这三大要素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厘清了香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以及评估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香港高中英语从人际关系、知识与经验这三个维度来实现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思考与交流;获得、发展和应用知识;对经验进行回应并表达的能力。香港高中英语课程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以“模块-单元—任务”及“任务—拓展型任务-课题”为主要模式组织教学,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学科知识,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巩固和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同时,各种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学校英语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支持性作用。香港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并力图在真实的、生活化的语言情境和大量的交际背景下,给学生提供恰当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应用语言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和拓展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及其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熟练程度以满足他们深造和职业训练或工作的要求。此外,香港十分重视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与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努力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在课程评价方面,香港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校内评核和公开评核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批判性思考、综合应用等技能与能力进行考评。
在实践层面,本文以香港高中文凭英语科考试的案例为考察对象,对校本评核及官方提供的2012年公开考试样卷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探讨在《指引》指导下的香港高中英语评价方式。校本评核充分体现了香港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公开考试样卷题型丰富,语言真实性较高,综合测试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及综合应用的能力,与《指引》的匹配度较高,体现了香港高中英语评价方式的实际状况。
最后,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以对上海市高中英语教育的启示为视角,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高中英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资源利用、考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应努力使高中英语教育回归生活,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在资源利用方面,应在提高认识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上海的地域资源;对于英语评价而言,应加大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并努力将其纳入到高考体系中来,同时应加大对英语口语的考核,并不断完善高考试卷的题型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