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世界》的叙事时间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利策获奖作品《已知世界》的作者爱德华·P·琼斯,是近年来美国当代黑人文坛上一位著名的作家。毫无疑问,《已知世界》的出版将琼斯的事业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与传统的黑人文学着力描写种族歧视的残酷性、黑人妇女承受双重的迫害相比,琼斯为读者呈现了已知世界中的未知世界,即黑人拥有黑人奴隶这一事实。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以叙事时间为视角,对小说中的主题进行了叙事时间的解读,试图揭示琼斯如何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来服务主题。  全文除了引言、结语之外共分为四章。  引言部分包括对作者爱德华·P·琼斯及其作品的介绍;小说《已知世界》的简介;有关这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数;最后是对文章的框架的介绍。  第一章主要内容为理论框架,包括了对叙事学的简介、本文所应用的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的理论内涵。其中着重介绍了叙事时间概念下的时序、时限及频率。这三个理论分支为下文对小说的详细解读做了理论支撑。  第二章从叙事时序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详细的叙事学解读,着重探讨了倒叙和预叙的叙事学作用和主题功能,特别是其在人物刻画、主题展示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从叙事时序方面的叙事技巧分析了《已知世界》的叙事特点。并从场景和省略这两方面的叙事技巧论证了叙事时序的技巧对人物刻画、深化主旨的作用。  第四章剖析了《已知世界》文本的叙事频率技巧,从反复叙事和重复叙事两个角度出发聚焦了新旧世界的强烈对比。随后探讨了琼斯如何运用不同的叙事频率使文本中不同的命题统一于黑人奴隶制的主题下,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论。论文作者通过对文本的叙事时序、叙事时限及叙事频率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琼斯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升华了主题,同时也提高了作品的社会价值。聚焦于黑人拥有黑人奴隶这一事实,琼斯揭示了奴隶制伤害了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来自于何种种族,何种阶层,没人得以逃脱这一命运。此外,较传统作品中一味批判奴隶制下的白人而言,琼斯对于白人之间、黑人白人之间及黑人之间的思想碰撞的描写使得整个作品走向了另一个高度。
其他文献
中韩两国关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加深对两国各个方面的了解已经成了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但中韩两国文学领域的比较研究,在体裁上主要集中在小说方面,而且集中在古代文学部分。
英语阅读被看作是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然而,尽管师生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外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仍不尽人意.主要的问题在于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语言能力及各类考
副语言指的是运用于人际交往的一切非言语信息符号。实际上,副语言具有语言的特性,却又不通过言语表达。在翻译中,笔译者面临的并不是实际交流中的自然副语言信息而是在源语文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曾评论过―好的哲学著作可以完全用笑话写成‖(Malcolm,2001)这个评论已经变成介绍关于笑话的学术著作的一种传统方式。毋庸置疑,维特根斯坦的方法是有效果的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尔德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尔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被冠以“伟大的美国小说”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