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作受国家体制、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同时决定并作用与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的表现内容与表现角度。艺术综合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综合性上,就是要集建筑、雕塑、园林、绘画等造型元素于一体,通过此类物质因素营造出既整体又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的非物质因素,并传达出某种主题性意志,它是能够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立体感受的空间环境。大约从公元4000年前开始,中国的墓葬艺术传统便已开始,人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营建地下墓葬,并配以精美的装饰和随葬品。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早期,其历久不衰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相应的伦理思想。而随着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考古学在东亚地区的出现,对墓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已发现的青铜、玉器、绘画、雕塑、陶瓷和书法等方面,并撰写了特定题材艺术品的专史——如青铜器史、玉器史等。在对中国古代墓葬,即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的研究上,现在的研究多是把建筑空间内部或外部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品等艺术形式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进行研究,以破坏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的整体性为代价,且使得各个艺术品丧失了在设计和制作上区别于其他器物的特殊含义。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的内涵被分类为不同的媒材进行研究,它的完整性也自然地消失了。即忽视了建筑内部空间中各个艺术形式与建筑本身的关系,建筑空间外部的固有雕塑、石刻等与建筑之间的整体关系。本文在吸取前人对艺术综合体方面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建筑外部空间各艺术形式与建筑和整个艺术综合体的关系、内部空间中各艺术形式与建筑整体的关系进行融合性研究,并做全面的分析与总结,来探讨建筑雕塑艺术综合体中各艺术形式的相互关系。
其他文献
樟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和经济树种,富含多糖多酚、萜类等次生代谢物质,是香精香料、油脂化工和医药等的重要原料树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TM2000)首
根据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岭澳一期)地震仪表系统的布置和二期工程(岭澳二期)核岛负挖爆破监测系统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岭澳二期爆破监测的测点布置和爆破振动控制标准是合理可
目的探讨PICC导管穿刺点周围皮肤皮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3例PICC导管穿刺点周围皮疹的患者采用美皮康敷贴,观察其对早期皮疹的护理效果。结果 23例皮疹的患者痊愈,治愈率达1
绿地景观不仅被用来作为观赏的风景、人类的栖息地以及内外联系的有机生态系统,它更是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的环境语言和精神空间的文化符号。随着符号学在世界
【正】在泌尿外科前辈的悉心关怀和广大同道的支持、帮助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微创医学中心承办的《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终于在2009年9月创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