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致C57小鼠神经管畸形的实验动物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xu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的维甲酸在不同时间分别诱导C57孕鼠建立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为研究神经管畸形的发病机制提供动物研究依据。方法使C57种小鼠交配获得孕鼠,于孕期E7.5d时一次性胃饲不同剂量的全反式维甲酸花生油悬液,在E11.5d时颈椎脱臼法处死,获得胚胎,在解剖显微镜下剥离胚胎,并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及检测凋亡,并且使用凋亡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孕鼠后观察其对神经管畸形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鼠胚胎多为活胎,可见心脏搏动,未见畸形;而E7.5天建立的神经管脑部畸形实验组胚胎发育迟缓,吸收胎比率达27%,可见多种脑部畸形:无脑、脑膜膨出、脑裂畸形,可见少量脊柱裂畸形,致畸率可达100%;E8.25天建立的神经管脊柱部畸形实验组胚胎发育迟缓,吸收胎比率达17%,畸形种类主要有以脊柱裂畸形为主,可少量脑膨出畸形,致畸率可达84%。HE染色对照组光镜下观察到神经管管壁可见清晰的神经上皮层、套层、边缘层三层,结构完整,神经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布均匀,顶板闭合完全;而实验组胚胎背侧顶板的神经上皮细胞层变薄,边缘层消失神经管未完全闭合,光镜下观察到神经上皮细胞排列不甚规则,细胞数量减少。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发现实验组神经管畸形鼠胚脊柱部出现大量凋亡细胞,而对照组正常鼠胚仅偶然见到凋亡细胞。在使用凋亡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孕鼠后,再用RA对孕鼠进行干预,发现使用凋亡抑制剂可以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结论应用外源性维甲酸分别成功诱导建立了C57种小鼠脑部畸形和脊柱部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为研究NTDs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的模型基础;并且发现在神经系统形成阶段抑制神经管部细胞凋亡的发生可以减少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部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加重是这些问题中受到热切关注的方面。对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