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改革措施的第三部分“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由团委牵头,围绕医院医疗中心工作,在“医院群团组织如何服务临床、服务患者”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从加强医院团的工作着手,引入医务社工,广泛招募志愿者,助力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基于社会治理理论,从共青团工作和社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彼此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团委如何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医院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服务医院青年成长成才,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经典案例描述,以个案、小组的工作方法,具体展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团干部+医务社工+志愿者”联动医院团组织工作模式中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过程,分析该模式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发展现状、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对于面临的问题,笔者根据多次参加全国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各委员单位的经验交流,提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团干部+医务社工+志愿者”医院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建议和改进措施。该项工作是由医院团委具体推动,而该项模式在医院的实际推进中,由于医院上层建筑的不了解、不支持,导致了进一步推进开展中出现了很多人为意外的问题。尽管该模式仍处在初级阶段,但对于强化医院的团的工作,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改善医院的医疗服务方面,还是有诸多可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