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是社会体系中的主体,公民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相互影响并制约的。可以看出,公民教育不单是教育问题,而是国家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我们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化进程下,各国的公民逐渐在向全球化的世界公民转变,培养世界公民已然成为各国教育事业努力的目标之一,随之世界公民教育也应运而生。在我国,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普及,学术界对公民及公民素养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如火如荼,而关于世界公民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此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世界公民教育的相关问题,从国内外“世界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内容阐释、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方面入手,系统的对世界公民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引导我国各级各层次公民树立起坚实的世界公民意识,主动了解世界并参与全球事务,为推动世界之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使之成为既有全球意识,又能应付“全球经济离心力”的高素质“世界公民”。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提出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现状。第二部分是世界公民相关理论概述,分别对公民、公民教育、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教育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具体阐释了世界公民相关教育的理论。第三部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具体论述了世界公民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体系。第四部分是我国世界公民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世界公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阐述了如何提高对世界公民教育的认识,怎样完善世界公民教育新理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加强世界公民教育,并提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公民教育观。笔者希望此文能够为我国开展世界公民教育工作提供思路,为进一步提升世界公民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这一概念,是一个极富多义性的象征性理念,也是一个有着特定所指的复合型理念。它体现着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当代关切,是
刘少奇是久经考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思想家。他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不可
学位
中国解放战争,是我军和全国人民在毛泽东和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为推翻欺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官、封三座大山,在中华神州大地上同敌人进行的一场空前紧张、激烈的总决战。
乡镇党委作为我国乡镇基层政权的领导核心,是沟通中国共产党与民众关系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在现阶段加强乡镇党委的干部选拔机制建设,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前实际的干部选拔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