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环境评价的目标是在决策的初级阶段,同时关注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将环境问题纳入综合决策中,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和谐统一。为达到此目标,本文拟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鉴于SEA的对象即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具有涌现性的性质,而涌现性能够弥补传统SEA还原论方法的不足,促使SEA健康发展,本文将首先从涌现性角度将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分析;二,为实现SEA的目标,决策者应使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发展过程中不超出任何一者的界限,考虑到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当前首要目标是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界限,因此本文选用环境承载力不确定型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武汉市的环境承载力,得出上述界限,为SEA的研究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具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四个要素和四个特征,并满足涌现性的四个判据,判断该系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且具有涌现性,得出从涌现性角度研究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是可行的。随后本文通过对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涌现性的发生条件、特征和规律的分析,得出了该系统涌现性发生的三个条件和三个特征,总结出系统的涌现性具有随着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强而增强的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几个主要的涌现性问题,揭示了传统SEA将系统还原为单独的子系统进行评价而不能涌现出整体新特性的缺陷,指导SEA的正确研究方向。最后本文使用环境承载力不确定型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了武汉市环境承载力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下,到2010年武汉市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最大人口规模为928.233万人,最大经济规模为3965.500亿元,如果超过此规模就会破坏环境承载力,造成环境的恶化;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的基础上,由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量大幅降低(见表4-2)造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松弛,到2020年武汉市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达到1232.439万人,最大经济规模达到8561.291亿元,可以实现规划目标。最后本文给出了武汉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