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入清书家对我草书的影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学书己十年之久,学草更是七年有余,回想起来,对草书的学习从最初的糊涂乱抹,到今天自以为是的小有成绩,虽然进步甚微,其间却经历了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草书可以说是五体中最能抒发情怀的一种,却也是最难写好的一种,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辩证关系与书论,要学好草书可以说要达到心手皆纯熟的境界,手上要通过大量的临习丰富自身的笔法技巧与用笔感觉,心里还要熟记古书论中的对草书的阐述与解释,深喑其道,如此方能从容创作,可得佳作。细数过往,我从大二学习王铎草书入门开始,鄙薄的知觉所谓草书便是行书的快写,而没有过多的考虑用笔的节奏以及墨色的变化,一味追求写的痛快。之后便进入到临习二王的经典作品时期,从中也感受到了清新的小草之风,在这个阶段也让我更加注重用笔的细腻,节奏的变化,以及对经典的传承与融会贯通。而在进步的关键时期,对明末清初的一批大家的草书临习与研究给我以巨大的影响。本文便以王铎、傅山、徐渭等草书家为例,结合他们的草书书论和作品,分别从用笔、结字、章法、墨法等部分全面剖析其对我草书学习的影响以及转变的过程,以图后进。
其他文献
为了改变目前“聋哑”英语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意义上而较少关注语言形式。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流利度,但在提高语言的准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和语言构建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着眼于学生观察、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优化其语言组织、
运动适应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但是疲劳过度,特别是过多的超负荷的体育训练一旦发生疲劳过度就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线栓模型,探讨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PC)对大鼠急性期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