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由美国学者佩里和怀斯在1990年发表的论文中正式提出(Perry&Wise,1990)。近十几年来,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以三省一市(直辖市)省级政府公务员的问卷调查结果为样本,结合理论综述与实证研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及其对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简要阐明了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公共服务动机、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给出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总结;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阐述样本和数据的收集、相关变量的测量与数据分析方法;第四部分为结果与讨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水平及其对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在总结上文实证研究的结果的基础之上,对现实中如何提高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出建议。本研究证明,佩里提出的公共服务动机四维度(公共政策制定的吸引力、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心和自我奉献)结构,在经过修正后与样本有较好的拟合度;样本的工作投入水平和工作满意水平都很高,且在整体上,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都存在着积极影响,其中公共政策制定的吸引力和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影响力较大。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公共部门在选拔、晋升过程中更注重个体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并通过机构扁平化、管理权限适当下放等方式强化公务员个体公共服务动机,以提高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