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肉牛运输热溶血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溶血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是引起运输热(shipping fever)的主要致病菌。该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当宿主遭受到运输、环境应激、呼吸道病原感染等情况时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细菌迅速增殖引起菌血症,在受感染的牛只中引起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近年来,随着新疆肉牛业的发展,频繁性地调运牛只,由运输压力引发致病病原感染导致调运牛只死亡的数量日趋增多,给肉牛的调运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7年4月,新疆某牛场在调运的一批肉牛中疑似爆发巴氏杆菌感染,造成近30余头发病牛死亡,为查明致肉牛病死原因,本研究采集两头病死牛心、肝、脾、肺组织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为该疾病的诊断及有效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方法:无菌采集病死牛心血、肺脏、肝脏、脾脏病变组织,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检测、血清型和PCR鉴定;通过活菌计数法和菌液吸光光度法测定各个分离株的生长曲线并将其比较;参照白细胞毒素LktC、外膜脂蛋白相关基因PlpB、gs60、转铁蛋白结合蛋白相关基因tbpB、铁结合蛋白相关基因fbpA、参与糖酵解相关基因gapA、参与复制相关基因dnaN、参与四型菌毛相关基因ptfA及粘附相关基因fim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分离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腹腔注射小鼠,测定7株分离菌株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法对菌株进行了19种抗菌药物及5种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检测。结果:分离获得7株分离株,命名为Mh1至Mh7。分离株的形态及生长特性、生化鉴定及PCR鉴定结果与溶血曼氏杆菌特性一致;其血清型鉴定为荚膜血清A2型溶血曼氏杆菌。分离菌均含有四型菌毛相关基因ptfA、参与复制相关基因dnaN、白细胞介素相关基因LktC三种毒力基因。分离株Mh1、Mh2、Mh3、Mh4、Mh5、Mh6、Mh7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2.25×108.50、1.30×108.33、3.45×107.83、1.60×108.00、3.60×107.83、2.65×108.17、1.90×108.33。所以菌株均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新霉素、万古霉素、替米考星等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强敏感性;Mh3、Mh4、Mh5三株菌株均在0.02%次氯酸钠、0.1%氢氧化钠、0.01%碘液和0.01%过氧乙酸消毒液中1 min可全部被杀死。结论:引起某牛场肉牛运输热的病原为荚膜血清A2型溶血曼氏杆菌;7株分离株主要携带ptfA、dnaN、LktC三种毒力基因,对小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分离株对大部分市场常用抗生素及化学消毒剂敏感。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了该牛场肉牛死亡的病因,为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新疆致肉牛运输热溶血曼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其他文献
强制公证原则是指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等事项必须采用公证的形式。本文从强制公证原则和公证自愿原则的区别出发,对强制公证原则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Forced notarizati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首次突破2亿,达20906.67万辆,比2016年增长了12.6%。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各整车厂陆续在乘员舱热舒适性和节能性方面进行改进。
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润滑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晕视,因此就企业管理而言,构建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企业可持续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员工在新形势下的
近年来风力发电以其特有优势得到了充足发展,风能的电网渗透率不断提高。然而,为了实现风电的消纳与并网,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中采用了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这些电力电子器件与风
烷基吡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MEP)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香料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近年来,烷基吡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