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从2007年至2014年,将来自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安徽等五省市不同地区的病死禽(鸡和鸭),临床病变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大肠杆菌感染的,无菌操作收集肝脏、脾脏以及肺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将疑似菌株通过大肠杆菌特异性PCR以及糖发酵试验、三糖铁试验、IMViC试验等生化试验,证实所获得的189株细菌为大肠杆菌,其中鸡源120株,鸭源69株。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和凝集实验共同检测出了 189株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其中175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于078、02、018、088、09、024、038和01,14株血清型分型失败。鸡源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078和088,鸭源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078和018。2、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根据已知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相关基因序列以及相关检测引物,选取12个毒力相关基因,以189株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试剂盒提取其基因组,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所检测的12个毒力相关基因中,ompA基因和fimC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8.41%和95.77%;检出率最低的为papC基因和hlyE基因,分别为5.29%和4.76%;其余的8个基因检出率范围为71.96%~19.58%。这些实验数据可能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揭示其感染与致病机制,以及研究可靠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资料,根据CLSI的要求,我们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了分离到的189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8种不同抗生素的耐药能力,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临床长期使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萘啶酸、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高于60%,但是对新的抗生素具有较低的耐药率,例如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厄他培南)以及单酰胺菌素(氨曲南)。同时,分离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多重耐药菌株(77.25%)达到146株。结果表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