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依据调查结果为养老院管理者科学管理养老护理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养老护理人员自身改进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于2014年1月到5月,按经济发展水平选择辽宁省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沈阳、大连、锦州的120所养老院工作半年以上317名养老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资本量表(PCQ-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0.0%。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有均数描述性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希望得分为(3.64±0.37)分、乐观得分为(3.71±0.35)分、韧性得分为(3.67±0.32)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76±0.35)分,结果显示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水平尚可。对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80,P=0.000),并对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得分、韧性得分与希望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我效能得分要明显高于希望得分和韧性得分。2、年龄<40岁的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要高于其它年龄组的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P<0.01);工作年限多于5年的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高于低年限组养老护理人员(P<0.01);拥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学历(P<0.01)。3、对心理资本与精神症状、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心理资本中的韧性、乐观、希望及自我效能与精神症状中的各因子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P<0.05),同时自我效能的负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希望、韧性及乐观;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精神症状中的各因子呈负相关的关系(P<0.05),但负相关的程度相对较低。4、自我效能感可显著负向预测恐怖、躯体化和精神病性(P<0.01),而控制人口学自变量后,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增加了31%、35%及14%。结论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水平尚可,养老护理人员对养老护理的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养老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专业知识匮乏等使其自主性差。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越高,代表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养老院的管理者在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得分时,要格外注意心理资本中韧性以及希望维度得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