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零部件表面抗微动损伤防护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具有熔点高、抗拉性能好、抗腐蚀性好、耐热性和耐低温性能好、无磁性等优点,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但是,钛合金材料本身具有对微动敏感的特性,它的抗微动损伤性能很差,靠单纯的钛合金零部件难以抵抗航空构件常出现的表面微动和腐蚀磨损所造成的构件失效。为了提高钛合金零部件的抗微动损伤性能提高钛合金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钛合金零部件的表面抗微动损伤防护技术的研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采用合适的表面工程防护技术,可以使得钛合金零部件在保持基体材料性能的同时改善其表面性能。试验表明,化学镀表面防护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材料抗微动损伤性能的表面工程防护方法。   课题研究以化学镀表面防护技术为主,选择Ni-T1-B镀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了钛合金零部件表面抗微动损伤镀层的制备工艺,并对镀层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具体工作包括:制备了钛合金表面抗微动损伤防护镀层;综合国内外钛合金表面活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一种环保型的钛合金镀前预处理工艺;通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化学镀Ni-T1-B镀层镀液成分的不同含量对试验过程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表对化学镀Ni-T1-B工艺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选择最优工艺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微动磨损试验机等多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对镀层性能进行了测定,得出化学镀Ni-T1-B镀层具有优于普通镀层的抗微动损伤性能的结果。同时,在化学镀Ni-T1-B镀层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了其它抗微动损伤镀层。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支持向量机方法及其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归纳总结了油藏地球物理中地震属性的分类、提取方法和地震属性分析基本工作流程。(2)设
基于岩体中发育的各种结构面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变得十分复杂,对工程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岩体结构面的受力变形是岩体力学和工程地质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结构
埕岛东部地区位于埕北低凸起中高点的东翼,为一向北东倾的单斜构造,紧邻渤中生油凹陷。埕岛东坡是一个中、古生界潜山缓坡带,东营组逐层披覆其上。在该区设计钻探的胜海8、胜海8
压力容器设备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医药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属于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压力容器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制造
博兴洼陷沙三、沙四段的地层叠置关系复杂,砂泥薄互层严重,物性纵横向变化剧烈,地震反射特征差异小,有利储层难以识别。为了进一步研究盆地后期的沉积发育与分布,以及油藏后
论文根据瞬变电磁法三分量研究和应用状况,提出了研究三分量响应的意义。论文主要研究了大定源和中心回线装置下薄板导体的三分量响应规律,组合薄板导体的三分量响应规律,导
二连盆地紧邻大兴安岭造山带,其形成、沉积充填及发展演化均与大兴安岭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以板块构造活动论和构造演化阶段论为指导,按照“构造演化史、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研究
内六铁路横江至大关段为山区铁路,位于川滇高原东麓小凉山与乌蒙山之间的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河谷峡谷地区。此地区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