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的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溪源拱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期面临着严峻的温变裂缝问题,故一套合理可行的温控防裂方案是其成功建设的基本保障。本文以杨溪源拱坝6号坝段的部分浇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表面保温、浇筑层厚、浇筑间歇、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通水温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机理,并开展了现场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杨溪源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方案,为杨溪源拱坝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上层混凝土入仓温度过低会导致下层混凝土表面开裂,提出入仓温度应控制在日均气温以下5?C范围内的结论。2、考虑保温技术要求,研究了保温条件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保温层过厚或过薄都会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提出表面保温应采用钢模板内贴2 c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的结论。3、考虑施工间歇及工期的施工要求,研究了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工程工期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不当的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会延长工程的工期和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出6号坝段浇筑时应控制浇筑层厚为2 m,浇筑间歇为5 d的结论。4、考虑水管冷却效应,研究了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影响,发现不当的冷却水管布置会不利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排出,提出冷却水管应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层的底部,水平间距为1.6 m的结论。5、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通水温度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通水温度过低会增大水管附近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出在夏日通水时,应控制通水温度≥8?C的结论。6、在工程浇筑现场,通过在6号坝段部分浇筑块内部布置温度探头的方法,得到了浇筑块内部混凝土真实的温度变化数据,并与仿真分析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杨溪源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方案,以指导工程施工。
其他文献
联合目录是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合作编目及合作馆藏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集中式联机联合目录的四种模式 ,重点探讨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布式虚拟联合目录及其
阐述了智能消费管理系统对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具体应用.重点论述了该系统的服务器与客户机的信息控制和数据传输.信息控制使系统协调运行,数据传输实现数据的上
李书隽教授是我国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师从世界肝移植之父、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斯塔佐教授。他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移植外科主任,是中国旅美临床医学专家中取得成就最高者之一。目前,他回国筹建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兼任了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专家。    晚期肝癌不要做肝移植    肝移植是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因此应该严格掌握。在英国,只有三家医院被允许做肝移植手术;在美
广告和音乐是两个独立的艺术,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是当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便会更好地服务于广告。本文主要对广告音乐的特性以及创作规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人文主义是干预人的构成或者人类化历史的一种努力。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历史是一个持续形成、至今尚未终结的过程,它的最新阶段是工业革命阶段。西方的现代化似乎预示世
目的本实验以ICR小鼠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纳米氧化钕(Nano neodymium oxide,Nano Nd2O3)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的凋亡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供热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目前农村供热仍旧以分散供热为主,集中供热才刚刚起步,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差距较大,总体情况距离未来农村清洁性供热的规划仍有较大距离。本课题从农村供热结构变化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不同政策和情景下的合理高效的农村供热结构发展。通过文献调研及问卷调查
生命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通过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生物学功能,这一点在细胞对基因时空特异性表达的控制方面已得到充分体现。本文致力于利用多元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