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创造之一,其功用不仅仅是记录语言,而是在记录文化的同时,本身也代表了一种汉字文化。在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联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的今天,探讨汉字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主要分析了汉字文化的研究领域中一个实用性的课题,即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发挥的作用。民俗汉字本身虽然不是全新的概念,但在范围和内容上一直比较混淆,且没有合适的定名。本文将民俗汉字定义为一种特殊的汉字形式,是规范汉字的变体,与同时期的规范汉字相比有着形体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由于各种民俗性质的书写载体、书写工具、书写心理、民俗观念、书写目的等因素造成的。也就是所谓广义的民俗汉字。而狭义的民俗汉字仅指民俗合成字,是一种组合汉字,即民俗场合中较常使用的,巧妙地将两个或多个字组合在一起,带有趋吉避凶寓意的合成字。研究民俗汉字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汉字本身的研究有所帮助,帮助我们更好地考证、解释、学习和记忆汉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分析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的作用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也是写作本论文的价值。本文分别从借助民俗文化阐释和识记汉字的可行性、借助民俗文化阐释和识记汉字的方法、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整理出民俗文化对于我们研究汉字的价值所在。在第一部分可行性的论述中,主要根据汉字崇拜与民俗、汉字形体与民俗、汉字与民俗内在一致性这三个维度,指出汉字与民俗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二部分则是选取若干字例来举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结出借助民俗文化阐释和识记汉字的方法。第三部分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章节,将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发挥的,充当背景材料、以多种形式参与应用、吸引注意并提高效率和传承文化等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由于民俗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汉字形式,因此为了科学起见,在论文的分析中,将汉字与民俗汉字分开阐述,从而使得论文主旨更加凸显,也不会忽略民俗汉字的特殊性。总之,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初步界定了民俗汉字的范围、内容、特点和研究对象,同时从一般汉字和民俗汉字两个角度讨论了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汉字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