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内在动因、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的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方法及预警系统的探讨,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决策的支持,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立以人为本构建循环性区域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通过明确其构成要素,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并分析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其次,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导向,分析建立RCE-SDS的基本动力体系和关联演进动力体系;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RCE-SDS的动态平衡修复过程。文章认为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其发展目标是可持续性,应该是首先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Regional CircularEconomy SDS,RCE-SDS)的概念模型。即在综合分析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要素分析的方法明确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要素关系,并且认同是包含“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环境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本文创造性地将科技、管理、制度作为外部要素加入RCE-SDS,为RCE-SDS动态演进分析奠定基础。为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导向作用,确立的RCE-SDS的基本动力体系包括环境支持力、经济发展力、社会稳定力、科技创新力和政府调控力;其次,根据基本动力的关联关系,将RCE-SDS动力体系划分为基本能力、关联能力和外部能力。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了RCE-SDS系统中的循环因果关系,给出相应流图,阐明其动态平衡修复过程。
(2)建立了RCE-SDS的网络耦合结构,运用流、网、序的概念进一步分析RCE-SDS中三大要素网络的构成及其耦合结构;依托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分析RCE-SDS中三大产业内部及之间的循环;初步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投入产出表。
(3)设计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效益评估的目的、方法、功能和意义;明确了区域循环经济效益评估的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竞争力;建立了三层次三维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估指标体系;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了指标精简的思路和初步结果;给出区域循环经济可持续能力测算的基本方法。
(4)结合山东省发展阶段对其资源状况、区域经济环境和产业布局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设计了相应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