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的设立是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遇到了极大挑战,一直以来 A股市场上市要求较高,在加上2013年长达一年多的 IPO暂停,中小企业上市机会变小,融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阻力。因此,我国急需一个适合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展示板,一个能够提供较多流动性与市场容量的股权交易体系。新三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生机勃勃的股权场外市场初见端倪。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的做市商制度正式份开始试行,正是这种中间商撮合的交易制度打开了新三板扩容的大门。新三板企业流动性增强,融资问题有了新的解决通道。 本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说明做市制度给新三板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在统计了新三板做市交易以来的交易额等指标之后,又对比了新三板与创业板中小板的定增数量、募集资金额、整体估值水平的差别。得出以下结论:1、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推动了新三板整体发展。2、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三板的融资方式全面灵、活,可进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随着未来市场的政策预期不断兑现,新三板目前是挂牌融资的良好时机。3、同时也不难发现,新三板尽管挂牌企业数量绝对值增大,但与创业板、中小板融资能力相比,目前的融资能力还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根据近半年来的增长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三板也会迎来交易量、融资额绝对值的巨大飞越。新三板市场设立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有高收益需求又具备承担高风险能力的资源引流到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中去,实现精确的资源配置,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