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葵籽中油的亚临界萃取工艺及和籽粕的品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花葵在食用方面、药用方面以及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有巨大功能,但是已有的关于金花葵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多集中于其高含量的生物黄酮上,而对于金花葵籽中含量约15~29.3%、且脂肪酸组成比例合理的油脂,偶尔的报道中也是仅处于实验室水平的研究,因此,研究出金花葵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可以为以后油脂生产提供参考;榨油后剩余的粕富含高品质的植物蛋白及氨基酸,若实现工业加工的深度开发,则会提高金花葵籽的实际应用价值。亚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金花葵籽的研究,可获得高品质的金花葵籽油脂和籽粕,丰富了金花葵产品品种,扩大了金花葵应用范围,在提升功能性金花葵籽油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为金花葵籽油及粕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研究了亚临界技术萃取提取金花葵籽油脂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亚临界提取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料比及提取次数对金花葵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法对亚临界提取工艺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5 min,溶料比10,温度55℃,得率为11.98%;响应面优化结果分析表明,影响亚临界萃取金花葵籽油的三个因素中,溶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  其次,比较了亚临界提取、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三种不同方法所得金花葵籽油的品质,主要包括常规的理化指标、脂肪酸成分及金花葵油脂氧化稳定性,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方法对金花葵籽油脂的提取能力有所差异;2、三种方法对所得的金花葵籽油脂组分及理化性质影响不大;3、在提取所得油脂氧化稳定性方面,亚临界萃取与有机溶剂提取相较略差,但明显优于超临界萃取。  最后,对亚临界流体提取金花葵籽油后粕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金花葵籽中黄酮含量为1.03%;2、从金花葵籽粕中分离得到4种类型的蛋白,其中,主要成分是谷蛋白;金花葵籽粕蛋白的等电点为4,持水性为2.94 g/g,持油性在30℃达到最大值2.75 g/g;金花葵籽粕蛋白的乳化性以及乳化稳定性与pH值变化的趋势线相近,且与粕蛋白的溶解度呈正相关;起泡性以及起泡稳定性变化趋势与乳化性性以及乳化稳定性相似;3、通过对金花葵籽粕蛋白氨基酸分析可知,非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为69.55%,必需氨基酸为30.45%,其中含量最多的为谷氨酸;亮氨酸比值系数最大,其次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颉氨酸;全部必须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30。
其他文献
该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章,是衍射光学的基本概况和ICF中的一些应用;第二章,用于ICF的光束整形元件(PPE:PurePhaseElement)的研究;第三章,用于ICF的不同频率光分离器件(CSG:Co
精确地了解真实储存环上的聚焦结构对探索和提高机器性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在杜克储存环(DSR)所做的关于储存环聚焦结构标定和矫正的工作。由于L
该文对真空紫外时间分辨光谱光束线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原始设计资料的详细分析,在深入完整地理解其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不当之处.在保留原光束线设计精华的前提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