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特征的FMCW手势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机交互技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指用户可以使用简单的手势与设备交互,让计算机理解人类的行为,手势识别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一种重要方式,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雷达作为检测和定位的工具,相比于其他传感器,具有精度高且不易受干扰的优点。手势识别一般采集原始数据,然后提取每类手势的特征,最后通过特征建立模型分类。现有的手势识别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在计算手势相对雷达的径向运动参数后,并没有进一步关注手势横向的变化,使得表征手势的参数信息不足;二、由于手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了在每一瞬时提取的特征外,还有时间维度,使得参数量维度更大而特征提取困难;三、每类手势按照其时间顺序存在独特的特点,然而在每一瞬时的特征提取后,时序特征信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信号的手势识别算法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利用FMCW雷达的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IF)信号计算手势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参数。根据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2D Fast Fourier Transform,2D-FFT)算法求取多帧距离-多普勒图(Range-Doppler Map,RDM)图像,然后使用多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求取角度,并通过多帧累积生成单帧角度时间图(Angle-Time Map,ATM)。第二,根据RDM和ATM中手势峰值的特点,计算图中每一列像素值的自适应梯度,并通过一阶指数平滑来完成RDM中的峰值干扰滤除,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RDM和ATM进行分解和重构实现图像增强(Image Enhancement,IE)。第三,搭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进行手势特征提取和分类。根据手势参数图特点,分别使用膨胀3D卷积(Inflated 3D ConvNet,I3D)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手势时空特征提取,然后对特征结果进行重组,再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分别提取手势运动的距离、速度和角度变化信息,最后通过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
其他文献
介绍了DETA的各条合成路线及催化剂,指出以间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的催化酰胺化与经由酰氯的胺解两条路线最具有实用价值。催化酰胺化路线适合工业生产,连续工艺最好的催化剂是硅胶或氢
如何培养新时代消费者对羊毛产品的理解和热爱,研发新品迎合新的消费需求,近日,由国际毛纺织组织主办的第85届国际毛纺大会在悉尼成功召开。来自24个国家的430余名代表参加国际毛纺界盛会,其中以中国毛纺织协会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参会代表超过40人。  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演讲嘉宾围绕科技开发、行业标准、市场信息、环保可持续以及零售时尚等当前毛纺织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进行了发言。其中,南山集团作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导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是人类活动碳排放导致了大气温室气体的升高。因此,大气中CO2浓度的减少和碳封存技术成为科学家们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但是,在科学家们研究碳循环时发现,全球的碳源和碳汇的收支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碳汇不知去向,这一部分碳汇被称为遗失的碳汇(m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