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叶的微生态发酵是为了将废弃的桑叶充分地利用于动物饲料,从而提高桑叶价值。通过微生态发酵蛋白质和Ca2+的相对含量增加,而多糖有所损失,难以确定微生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本研究试图将桑叶进行微生态发酵并提出综合评价指数来衡量发酵的程度,使得桑叶的总营养成分量达到最高。本研究首先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桑叶的发酵,然后利用苯酚-硫酸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法、凯式定氮法对发酵桑叶中的多糖、钙及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进行比对。通过计算微生态发酵综合评价指数得到最适发酵条件。将微生态发酵桑叶粉末分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鱼食中,对孔雀、金球及黑玛丽进行饲养,观察其对鱼的增重率(WGR)、生长比率(SGR)以及饲料系数(F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等量接种,接菌量10%,培养温度35℃,发酵时间60 h,初始pH为8,含水量60%时多糖含量下降,而钙、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较高,在该条件下微生态发酵桑叶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微生态发酵桑叶可增加鱼的增重率、生长比率,同时也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从而可以降低饲料成本。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适合的发酵条件下,微生态发酵可以使发酵桑叶的钙和蛋白质相对含量提高。发酵可降低桑叶中的C/N比,使得饲料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微生态发酵综合评价指数是衡量桑叶各营养成分发酵程度的一个指标,对于最适发酵条件的判断与选择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