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的合成以及在纺织品弹性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纺织品求异心理和功能性意识的日益增强,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纺织品服装抗皱性能的要求,印染行业学者对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弹性乳液的合成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施加于织物涂层时,一直存在“冷脆热黏”的问题。本课题基于纺织品防皱整理、弹性整理的研究现状,根据乳液聚合的原理,通过调整配方及优化工艺,在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中引入聚醚结构的双烯聚合物,制备出了一种大分子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弹性整理。得到如下研究结果: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的合成。采用聚醚/丙烯酸酯单体比例为25/70时,丙烯酸酯MMA/BA质量比为42/28时,选取双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PPG-1000,丙烯酰胺用量为5%,乳化剂用量为4.5%-5%时,乳液粒径较小,乳液分散稳定性较好,形成的乳胶膜光滑,不存在冷脆热黏的问题,断裂伸长率达到330%,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弹性回复能力,满足实验预期要求,对棉织物后续进行弹性整理有较理想的应用效果。聚醚/丙烯酸酯乳液对棉织物的应用研究。对棉针织物进行弹性整理的效果对比,结合乳液和膜性能,确定大分子多元醇选用PPG-1000,聚醚/丙烯酸酯单体比例为25/70、丙烯酸酯MMA/BA质量比为28/42。该种弹性乳液能改善棉针织物弹性回复能力,折皱回复角比原布提升大约80°,急弹回复角大约提高50°,缓弹回复角提高40°。确定自制的聚醚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对棉织物整理时,其整理剂用量选择50-70 g/L为宜,130-140℃为最佳烘焙温度,最佳烘焙时间为3 min。自制聚醚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结合氨基树脂整理剂,对棉织物弹性整理应用性能的研究。通过研究复合整理剂的用量、合成的聚醚改性丙烯酸酯与树脂整理剂不同的质量配比来对棉织物的弹性整理进行探讨,得出最佳复合整理剂用量为50 g/L,自制整理剂与氨基树脂整理剂CR-E用量比为1:5。该种弹性整理剂可明显改善棉织物抗皱性能和弹性回复能力,折皱回复角比原布提升大约110°,急弹回复角大约提高60°,缓弹回复角提高50°,棉织物断裂强力提升大约30 N,断裂伸长提升10mm。
其他文献
<正>这里的"问题"指的是与历史教学相关的、系统的疑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材料和信息中主动找问题,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实现有效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激发创新意识
为提高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的固化质量和力学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得出了相同配方条件下复合材料的4种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一直是我们在讲解电荷间相互作用时的一个结论性总结,它有没有使用的局限性呢?本文根据中学阶段一道常见的带电导体球间的相互作用为例,通过电
1、研究背景乳腺癌被公认为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尽管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极大的降低了致死率,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耐药和复发现象。近年来
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KLF4 (Kruppel-like factor 4)在多种细胞进程中发挥作用。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KLF4可以作为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在前期的实验研究
目的:提高对阑尾黏液腺癌的认识,促进早期诊断及治疗,选择合适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3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阑尾
<正>仙鹤草最早记载于《图经本草》,又名狼牙草、龙牙草、牙子、石打穿、脱力草;气微,味微苦;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止痢、补虚、截疟、杀虫、解毒消肿等多种治疗功效[1]
一、研究背景目前,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癌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致死的首要因素。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有超过429.2万新诊断的癌症患者,超过281.4万人因癌症
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主要变化。主要表现在:①从管理科学转向管理艺术;②从硬管理转向软管理;③从
目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 1型(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Kazal type1,SPINK1)是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家族中主要的成员之一,其在人体诸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