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之间的时代记忆——论知青小说的精神嬗变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知青文学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极富特色的以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现象。应当说,20世纪下半叶中国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影响并制约了知青文学的发展轨迹。知青小说作为知青文学的重要载体,较好地展现了知青文学所承载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知青小说的梳理分析,重点讨论知青小说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四个阶段的精神嬗变,力图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知青文学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深层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对知青小说的分析可以对特定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有更加清醒与理性的认识,同时对人性和生命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思考。  本文主要由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知青小说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及趋势,对本文所要论及的“知青小说”进行概念界定,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用三节来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所言说的“革命”精神指向。本文所论述的知青小说的范围包括“文革”时期的知青小说和新时期至今所出现的公开发表的知青小说。因为之前的研究对“文革”时期的知青小说少有提及,所以为了文章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笔者把这一部分单独作为一章,补充进来。第一节介绍“文革”时期知青小说言说“革命精神”所出现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言说“革命”的精神指向,第三节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价值与特点。  第二章主要分三节来讨论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自我”言说倾向。知青小说是时代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学创作的发展,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也就有了新的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精神特征的第一阶段的变化,即自审意识的出现;第二节主要论述其精神特征的第二阶段的变化,即对于个性精神的追求;第三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精神特征第三阶段的变化,即由自身的“小我”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大我”,进而展开的对于“文化自我”的探寻。三个小节成递进式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主要通过三节来论述知青小说所体现出的言说“历史”的精神指向。对于“历史”的言说可以说是知青小说精神发展变化的第三个重要阶段,由言说“革命”到言说“自我”,再到言说“历史”,这其中既有当时社会时代的影响,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发展,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因此,在这时出现了对知青生活俯瞰式的全景描述和具有史诗性特点的作品。第一节主要讨论知青小说对于“历史”的言说所产生的大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言说“历史”时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特点与情怀;第三节主要对知青小说言说“历史”作出结论,即知青小说所言说的“历史”是对知青记忆的共同书写。  第四章主要分三节来论述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思。人性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多有言及的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先贤对这一话题也是众说纷纭、态度不一。主要观点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等等。这一章便对知青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思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一节主要论述在生存困境的重压之下,80年代的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第二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中的“私人叙事”对于人性的观照;第三节主要论述新世纪知青小说所体现出的人性呼唤。三个小节以时间发展为逻辑顺序。  结语部分主要总结知青小说精神嬗变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从知青小说精神嬗变中所发掘出来的文学意义,并对知青群体和知青小说作出笔者认为确切而中肯的评价。
其他文献
光的理想国是形而上学构筑的永恒理念之世界的隐喻。形而上学认为万物都能在作为本源的“一”中被表象出来。在本源的“一”之外别无它物,绝对他异性的他者是不存在的。而这个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西游记》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部“奇书”,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奇幻的神魔形象的塑造,以及极具吸引力的情节构成,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也在一定程度上
Doxorubicin-loaded nanoparticles, using doxorubicin (ADM) as model drug and vinylpyrrolidone as matrix, were prepared by inver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唐庚(1071--1121),字子西,眉州丹棱人,为北宋後期着名文学家.他与苏轼同为眉州人,都有被贬惠州的经历。并且,唐庚在文学创作上以杜甫、苏轼等人为宗,最终达到“诗文皆高”、“文采
纵观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从《玩笑》开始,到创作的顶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再到近年来的法语三部曲《慢》、《身份》、《无知》,可以看出作家的自我个人色彩是非常浓烈的。
精确照射癌组织,同时最小化对周围细胞的辐射伤害,多轴运动控制成为不二之选.rn对于治疗癌肿瘤,聚焦放射仍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能够精确放射的时候,效果尤为显著.然而,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