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指导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中青年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168例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8-50岁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151例,平均年龄(44.46±6.82)岁,男女比例为3.58。症状:中青年组头痛占40.40%、恶心占38.41%、呕吐占32.45%、言语不清占56.95%,与老年组头痛(29.17%)、恶心(22.02%)、呕吐(18.45%)、言语不清(31.5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因:中青年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33.77%,心源性栓塞型占12.58%,其它明确病因型占5.30%,原因不明型占19.87%,与老年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5.36%)、心源性栓塞型(5.36%)、其它明确病因型(0.60%)和原因不明型(8.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危险因素:中青年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29.80%、酗酒占29.14%、家族史占7.95%,与老年组吸烟(15.48%)、酗酒(10.12%)、家族史(0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学检查:中青年组病变累及脑叶者占50.99%,与老年组(22.6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方面:中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21±0.24mmol/L,老年组高密度脂蛋白为1.53±0.89 mmol/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中青年组基本治愈率为46.36%,与老年组(21.4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中青年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②中青年组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中,心源性栓塞所占比率较老年组高,且病因中未知因素较老年组明显多。③吸烟,酗酒,脑卒中家族史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⑤中青年组缺血性脑卒中脑叶发生率高,预后明显好于老年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诊断方法及探讨siRNA抑制MRSA耐药基因mecRI的表达对MRSA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特异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Budesonide)联合特布他林(Terbutaline)雾化吸入及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雾化吸入对高氧诱发新生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乳鼠120只,随
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研究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章或片断的有效组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让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