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疗法——小说《霍华德庄园》里中产阶级矛盾的解决途径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摩·福斯特(1897-1970)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生活的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英国公立教育都决定了他的作品关注中产阶级的特性。他生前发表了五部重要的小说,分别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行》(1907)《看得到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和《印度之行》(1924)。其中,《霍华德庄园》无疑是他的杰作之一。《霍华德庄园》创作于英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从无限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向逐渐衰退的爱德华时代的转化。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呼唤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家庭模式的出现,但是家庭的变迁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固守传统的家庭难以在转型期的社会中正常发挥作用。《霍华德庄园》中的中产阶级家庭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家庭成员间面临着相互之间关系的断裂,难以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作为英国中产阶级的一员,福斯特非常关注他的阶级,他的小说关注的共同焦点也是英国中产阶级。认识到中产阶级内部断裂的关系会影响整个英国社会的发展后,福斯特不遗余力地寻找能缝合中产阶级内部病态的断裂的方法。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追求,福斯特终于在《霍华德庄园》中首次提出了拯救中产阶级,治疗他们“发育不良的心”的良药——“唯有联结”。联结正是家庭疗法的一剂良药,通过联结能够缝合家庭中出现的裂缝,为家庭成员提供一种健康的交往模式。福斯特赋予三个女性角色:威尔科克斯夫人和施莱格尔姐妹联结的任务,也就是说,三位女性承担起了进行家庭治疗的任务。通过她们的努力,三个中产阶级家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联结。经过家庭疗法的治疗,福斯特在小说的结尾向我们描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建立在公平、自由和个体个性充分发挥基础上的新型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家庭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女性家庭疗法实施者缝合家庭成员间断裂关系的努力。 本研究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六章结论外,主体部分为:第二章对家庭疗法理论进行了概述并且进一步指出应用本理论研究小说《霍华德庄园》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三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同时面临着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断裂。在第四章中,三位女性家庭疗法实施者分别承担起了家庭治疗的任务,她们进行联结取得的成功在第五章进行了详细叙述。第五章是对家庭治疗成果的概述——进行家庭治疗后,三个家庭结束了原本孤立的状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结。
其他文献
关于象征,弗罗斯特在他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发表了不同言论。他最初承认自己相信象征,后来否认自己是象征派诗人,强调自己是一名图征者或提喻者。同时,弗罗斯特提出了“意义
学位
本文尝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互文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旨在揭示中英文学翻译中极具文化内涵的“互文符号”在文化交流中的转换生成关系及其纬度与成因。著名作家贾平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