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CSA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共纳入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痹病科门诊符合肝阳上亢型CSA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中药组、针刀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予头痛方治疗,1剂/日,早晚两次温水冲服;针刀组予“颈七刀”治疗,每周一次;观察组予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方法同上;三组观察时间均为3周。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血流速度进行记录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相关指标和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模糊、听觉异常、恶心呕吐等方面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不清、听觉异常等证候方面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患者颈肩痛证候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2)TCD血流动力学分析:三组治疗后TCD中LVA、RVA、BA血流速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3)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较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改善眩晕、头痛、颈肩痛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4)VAS评分: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头痛及颈肩痛VAS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颈肩痛VA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针刀组总有效率为76.6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本病优于针刀组、中药组(P<0.05)。(6)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可显著改善肝阳上亢型CSA患者的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及听觉异常等中医证候,能明显提高患者TCD中LVA、RVA、BA的血流速度,能够明显改善CSA患者的颈性眩晕评分及日常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型CSA的一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