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路街区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进行的一系列首都建设工程中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开辟建设完成又基本得到完整保留的一处高档住宅区。颐和路街区规划建设的过程反映了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其规划设计所呈现的街区、道路、空间等也反映了近代住宅区规划的特征;其建筑单体集中反映了在中西方文化融合过程中近代建筑师对于住宅建筑设计探索的多样性,也代表了近代南京住宅建筑的最高技术及艺术成就。本文以颐和路街区的规划建设及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其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建筑现象,探究蕴藏于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技术等。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等。第二章以颐和路街区的建设背景为开篇,探讨南京城北住宅区在城市发展和多次政府规划中逐渐确立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颐和路街区的提出过程、设计特点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费、土地征收、业户领地等问题。第三章以颐和路街区的建设内容为依据,将其建设划分为道路、基础设施、住宅、配套设施四个部分,力求完整把握颐和路街区建设过程的全部内容,并分析政府职能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基于前文的历史研究,以颐和路街区建筑群体的现状为出发点,对建筑群体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对建筑群体的形态与空间进行解析。第五章以颐和路街区内典型的近代住宅建筑单体为案例,以中式建筑、中西结合、西式建筑等小专题的形式探讨近代住宅建筑的典型特征。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作出概括与总结,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方面。本文通过现场调研以及大量史料的搜集梳理,勾勒出这一建于民国时期的高档住宅区的建设活动的全貌,并研究近代住宅区及建筑的特征。全文共12.4万字,图164幅,表21个。